你的位置:新闻正文

绿色农业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浏览人数: | 录入时间:2004-6-14 | 文章作者:茶人 | 来源:羊岩茶网
徐  建  华

浙江省农业厅科教处


一、什么是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的概念

(一)绿色农业是经济环境与人口协调发展的农业,是生态环境良好、生产经营规范、技术运用广泛的农业。

(二)绿色农业的核心是人与自的和谐共处,体现在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上的协调统一。

(三)建设绿色农业,就是要建设秀美的自然环境、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和健康发展的农村经济。

(一)绿色农业提出的背景

1、环境问题令人担忧;

(1)空气质量问题;

(2)工业污染问题;

(3)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目前,我省农药用量大大于全国水平,以蔬菜为例:每亩为3.03-4.30公斤,全国为0.65-0.95公斤;化肥用量过大造成富营养化;使用有机肥造成土壤重金属超标。

(二)食用农产品的安全不容忽视

1、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

(2)畜产品中的兴奋剂的问题;

(3)水产品的防病药剂的问题;

(4)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和铅超标的问题。

2、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意识不强

生活习惯

农民科技水平不高

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

管理上各自为政

环境的保护和农产品的安全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十六大报告: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

十六大报告: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农业法》规定:

第六十五条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采取生物措施或者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兽药,防治动植物病、虫、杂草、鼠害。

县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督促有关单位进行治理,防治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农业法》规定:

第五十七条  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第五十八条  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当保养耕地,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增加使用有机肥料,采用先进技术,保护和提高地力,防止农用地的污染、破坏和地力衰退。

《农业法》规定:

第二十二条  国家采取措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监督体系,按照有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卫生安全标准,组织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二十三条  国家支持依法建立健全优质农产品认证和标志制度。

省委、省政府:

生态立省,建设绿色浙江。

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十分关注

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是消费者考虑的首要问题。

绿色浙江农业提出的意义:

(一)贯彻“十六”大精神,贯彻《农业法》的实际行动。

(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三)提高农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四)提高产业层次和增加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

(五)新阶段农业工作的重要抓手。

绿色农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1、总体思路:

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目标统揽,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农业竞争力为目的,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出发,有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培育绿色产业,通过实施绿色环境、绿色生产、绿色品牌、绿色营销、绿色技术、绿色箱保护等“六绿工程”,使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农业与生态环境、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形成发达的农业、优美的环境的绿色农业生产格局和高效率、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2、目标任务:

通过5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绿色基地、绿色加工、绿色品牌为特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装备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综合体系。

3、具体指标:

1000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

1000个绿色农产品品牌

1000个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

1000个民营农业科技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场

1000个生态养殖小区

三、切实做好绿色农业工作

(一)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2、严格控制农业污染,围绕“千村示范,万村改造”工程,加大农村生活污染的综合治理,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农业新格局。

3、启动绿色农业示范县建设。

绿色农业示范县标准:

农业标准:标准化生产普及率90%。

产地检测:县有质检中心,市场和基地有检测点。

环境要求:建立绿色 养殖小区,规模化畜禽饲养率达60%,规模化畜禽场污水处理率达90%,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70%。

设立绿色农业保护区:主导产品无公害基地面积达60%,其中:省级认证50%以上。

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化学农药使用量减30%以上;农作物专用肥使用量达到30%以上。

农产品优质安全:主要农产品通过省绿色农产品以上认证,农产品无公害率95%以上。

(二)着力推进绿色生产,转变增长方式,有效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水平

1、搞好区域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

2、加强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以标准化生产为依托,以品牌为核心,加快推进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3、培育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户经济向法人经济转变。

(三)着力健全监管网络,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1、健全标准体系:

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标准的概念: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初中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化建设是我国农业的又一场革命。标准化是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绿卡”;标准化是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举措。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

2、强化检测体系:

制定检测体系建设规划;

明确各级检测机构职责;

加强检测体系建设的投入。

3、规范认证体系:

(1)什么是绿色食品、浙江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浙江绿色农产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组织生产,经浙江省绿色农产品认定委员会认定,许可使用浙江绿色农产品标志的安全农产品。

有机食品:是国际有机农业联盟(TFOAM)提出来的概念,是指根据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而生产出来的,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食品。

美国农业部(USDA)的定义;有机农业执行完全不使用人工合成有机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制度。有机农业尽量依靠有机肥、作物轮作、秸杆,豆科作物、绿肥,场外有机废料、含有矿物养分的矿石维持养分平衡,利用生物、物理措施防治病虫害。

有机食品需要符合以下4个条件:

1、原料必须符合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

2、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

3、在产品生产与流通过程中,应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与跟踪审查体系,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

4、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并颁发证书的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2)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浙江绿色农产品)的共同点:

1、目标一致,都要求产品无公害、无污染;

2、全程控制;

3、需要认证;

4、实行标识管理。

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

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间的蓓蕾。

标志图形为正园形,意为保护、安全。

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

浙江绿色农产品标志含义:

以“浙江”首个字母“Z”以及椭圆为设计要素,构成一枚绿色白相间的果实。

1、下部绿色代表“净土”,中间白色“Z”代表“净水”,上部蓝色及白云代表“净气”。

2、椭圆上下“天地”相对如太极阴阳互补,寓意绿色农业其实质是生态农业,其资源可永续利用。

3、“Z”行云流水,象征绿色农产品顺畅的销售渠道,椭圆代表地球,寓意浙江绿色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前景。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说明

无公害标志主要由麦穗、对钩和无公害字样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对钩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降丰收,绿色象征环保和安全。

标志图案直观、简洁,易于识别,涵义通俗易懂。

(3)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浙江绿色农产品)的不同点:

1、生产加工依据的标准不同;

2、内在品质要求不同;

3、管理方式不同;

4、消费对象不同;

5、标识使用费用不同。

运作形式:

无公害农产品——政府推动

(绿色农产品)  市场准入,强制执行

绿色食品——政府倡导,市场运作、推荐执行

有机食品——政府鼓励,民间运作,外贸引导

(四)着力推进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构筑绿色产业,提高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1、培育加工龙头

2、加快专业合作社建设

3、加强绿色营销。

直销、专销区、配送超市。

(五)着力推广绿色技术,强化科技服务,提高科技应用水平

1、大力推广绿色农业技术。

绿色农业技术,是指围绕打造绿色浙江农业,在技术上体现先进性、对环境具有无害性、对农产品具有安全性的先进适用农业技术。

2、提高农民素质。

3、完善信息服务。

(六)着力打造外部环境,健全保障体系,增强发展后劲

1、加强绿色农业支持政策的研究

2、重点研究“绿箱”政策

3、切实强加对绿色农业的投入力度

4、完善立法